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4篇
  免费   710篇
  国内免费   671篇
林业   673篇
农学   583篇
基础科学   408篇
  2037篇
综合类   4348篇
农作物   151篇
水产渔业   437篇
畜牧兽医   663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63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524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627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716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科学评价除草剂三唑酰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三唑酰草胺在吉林黑土、江西红土和安徽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唑酰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条件下三唑酰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6.5、106和91.4 d;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06、130和127 d;水稻田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62、219和188 d。研究表明,三唑酰草胺在水稻田厌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明显慢于其他2种试验条件下。  相似文献   
52.
53.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reliance on pesticides has resulted in numerous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such as impacts upon the environment and by extension human health. Eco‐efficiency is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y increasing production, while simultaneously decreasing these externalities on ecological systems. Eco‐efficiency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p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impacts. It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to improve chemical production, but we investigate the challenges of applying eco‐efficiency to pesticide use. Eco‐efficiency strategies includ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of business processes, and accounting for market forces. These components are often part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systems that include alternatives to pesticides, but its implementation is often thwarted by commercial realities and technical challenges. We propose the creation and adoption of an eco‐efficiency index for pesticide use so that the broad benefits of eco‐efficient strategies such as IPM can be more readily quantified. We propose an index based upon the ratio of crop yield to a risk quotient (RQ) calculated from pesticide toxicity. Eco‐efficiency is an operational basis for optimizing pest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ility. It naturally favors adoption of IPM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by regulators,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volved in pest management. © 201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54.
电动技术去除污泥中重金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适宜的修复参数。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电解时间、介质pH、强化剂种类、电压和超声振荡时间等因素对电动力学去除剩余污泥中重金属Cu、Zn、Ni、Cr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电解时间为12 h,最佳介质pH为2,最适电压为1.5 V·cm-1,最适宜的超声振荡时间为1.0 h。添加EDTA对剩余污泥中Ni的去除效果最佳,最佳添加浓度为0.20 mol·L-1;添加柠檬酸对剩余污泥中Zn的去除效果最佳,最佳添加浓度为0.25 mol·L-1;酒石酸对剩余污泥中Cu的去除效果最佳,最佳添加浓度为0.25 mol·L-1。研究为电动技术去除剩余污泥中重金属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土壤Pb污染的治理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离子交换纤维的两种不同放置方式(分层放置与混匀放置)对麦田土壤Pb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1 000 mg·kg~(-1) Pb污染水平下,Pb污染处理(T1:Pb胁迫;T2:Pb+在土壤中分三层放置纤维;T3:Pb+在土壤中混匀剪碎的纤维)的土壤pH值、总有机碳含量较对照(CK:未添加Pb和离子交换纤维)有所降低。在小麦成熟期,T2、T3处理下土壤和植株各部位的Pb含量均低于T1处理,其中T3处理变化显著;T2、T3处理中纤维吸附的Pb含量则分别达到115.01和128.26 mg·kg~(-1)。T2、T3处理的Pb富集系数低于T1处理及CK。由此说明,离子交换纤维能够有效吸附土壤中的Pb,降低Pb从土壤向植株的转运能力,且离子交换纤维混匀放置方式的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6.
为研发高效硅肥和防治农田镉污染提供借鉴资料,本文综述了施加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及干旱等逆境的能力,尤其是增强抗镉毒害等能力。并从生理学机制和土壤学机制两方面重点分析阐述了施加硅肥对缓解镉毒害作用的可能机理。生理学机制方面,硅通过参与水稻的生理代谢活动,使水稻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抑制镉的吸收及其在水稻体内的运输;硅与镉在水稻体内的螯合和区隔作用. 土壤学机制方面,硅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的含量;硅镉吸附沉淀作用,减少水稻对镉吸收。最后针对硅肥的开发利用及技术推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7.
鄢雨朦 《绿色科技》2021,(6):108-109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新的石油降解菌,对该石油降解菌进行了鉴定,经16SrDNA测序鉴定并结合生理生化实验结果确定其为阴沟肠杆菌。该菌可以将石油作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代谢,实验结果表明:在菌株投加量为1%时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到26.41%。  相似文献   
58.
在分析农业科技研发层次与演化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研究阶段的农业技术类型和特征,构建了农业科技研发投入风险与效益模型,揭示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领域的选择行为,并以此界定了农业科技投入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59.
左右岸省界缓冲区作为协调省际间用水关系的重要水域,其水质达标评价及污染责任划分是流域限制纳污红线制度实施的重要内容。从左右岸省界缓冲区的相关概念出发,根据省份的位置关系将其分为缓冲区完全在两省省界上、缓冲区部分在两省省界上以及缓冲区在多省交界上三种情形,并结合左右岸省界缓冲区特点确定调整浓度核算法、代表断面判断法、限制排污总量-污染物入河量评估法等水质达标评价方法,以判断左右岸省份缓冲区的水质达标情况,从而划分缓冲区左右岸省份的污染责任。实例验证模拟显示,确定的方法切实可行,研究方法可为流域污染责任划分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限制纳污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0.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的甘肃省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中起关键性作用,也为当地发展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服务。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甘肃省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遭到严峻挑战。本研究基于欧洲航空局全球土地利用/覆盖数据(CCI-LC),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方法分析了2005-2019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2005-2019年间,裸地面积减少最多,变化率1.88%,耕地次之,变化率2.31%;草地面积增加最多,变化率1.83%,建设用地次之,变化率191.08%。2)所有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高且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变化速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综合动态度最大的时期为2010-2019年。3)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矩阵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裸地之间的转入与转出以及其他土地类型向建设用地的转入。4)2019年整体的生态风险值较2005年明显上升。其中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最多,转化最频繁;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虽然较少,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